網誌存檔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桃園,只是光影。-這間咖啡店根本就是一本詩集吧。

桃園,只是光影。-這間咖啡店根本就是一本詩集吧。

 

這間店的名字我並不陌生

在桃園想到藝文空間和想到咖啡店的時候
不難冒出這個名字
只是從未造訪過
從一些偶然瞥見的照片又很難看出它的全貌
或許也因為它在一條小巷子裡
離桃園火車站又有距離
不是轉角就可以遇到愛的


路痴如我
設定好導航
從中正路大廟出發
騎機車慢慢尋找
迷路迷了半個小時之後
終於找到它



地址:桃園縣新民街十九號二樓



招牌正面的樣子
「只是光影」是反字
新民街也是條有趣的街
幾乎讓我想到北京的大柵欄

巷子對面是這間古老的建築
「楊氏家廟」


隔壁有油條店
街上新舊建築、傳統店家與進口日韓雜貨服飾的小店並置
很驚訝桃園有這樣的街
在桃園生活了30幾年居然從來不知道


回到「只是光影」
入口處擺滿了可以自行取閱的明信片、刊物



如果你喜歡文字和現代詩
走進去突然會有一種

終於找到充電器的感覺




「只是光影」的定位
不只是咖啡餐飲店
它是喜愛文字的人一個尋找靈感的重要地方
接受書籍、手作明信片寄賣
接受小型的展覽申請
「考古」是他們最近一期的店內展覽











擺放名片的地方




從一踏進來就讓你目不暇給以後
是一個往二樓的樓梯
每一階拾級而上都是可以拿去收藏的刊物

當然最新一期的「夭夭」也在其中








終於擺脫刊物們
走到二樓的門前......

(門口這是什麼解構文字啊)






作為一間咖啡館
位子蠻少的
印象中只有5張左右的桌子
不適合多人聚會
只適合兩三個人來討論夢想
或一個人安靜地來喝咖啡看書



牆邊是一些寄賣的書
和手作明信片
徽章等等小物

地上有展覽物

老闆看起來就是個老闆的樣子
喂不是
是詩人



既然老闆是詩人
Menu是一本詩集
就完全不意外了



翻開第一頁第二頁
開始起雞皮疙瘩
(容我下次再拍)

第二頁還是周夢蝶的詩

不是忘了拍
畢竟第一次來到這麼特別的咖啡店
覺得一直拍人家店裡的Menu超級奇怪的



Menu裡還藏著這篇老闆對2009年第一次開始營業
第一杯卡布奇諾緊張地灑在客人身上的自白





Menu設計成一本詩集

要找到餐點那幾頁還不是那麼的容易
我點的是「少一點牛奶的咖啡」

問我味道如何嗎?
喝起來很順口,好喝。


店裡的徵集你的詩句刻成印章的活動
(好心動啊啊啊)






牆上的展覽



牆上的寄賣書籍
黃柏軒孫得欽你們在這!)





「已經有太多乾淨明亮的咖啡館了,」
Menu的倒數第二頁如是寫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喜歡你的留言,每一句話都很珍貴。